丽莎会馆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纱摄影 > 婚纱摄影 > 正文
如何评价明朝于谦?
如何评价明朝于谦?
提示:

如何评价明朝于谦?

白寿彝:于谦是明代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他曾以《咏石灰》为题的诗,表述自己的志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光明磊落的一生,正如他诗中表述的那样,名垂千古,受人敬仰。 当年明月: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而于谦不但才能过人,品德上也几乎无可挑剔,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 军事成就: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 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后明英宗归国,于谦认为上皇虽回来了,但国耻未洗雪,正值也先和脱脱不花两部人马结怨已深,请求趁机派大军,自己前往征讨他,以报复从前的仇恨,清除边患。景泰皇帝不准。又有杨俊(杨洪子)曾提议发兵征讨瓦剌,于谦不准。

明朝于谦是谁?
提示:

明朝于谦是谁?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1] 正统十一年(1446年),进京觐见因不向王振献媚送礼,引起王振不满遭其暗地指使其党羽李锡给他加上对明英宗不满的罪名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额森)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编辑于 2020-04-03 查看全部17个回答 黔南 大明宣德年制真品款识 图片0元鉴定活动,线上鉴定入口 根据文中提到的石灰为您推荐 在线征集,图片免费海选,私下交易好,点击马上尝试。大明宣德年制真品款识 图片海选中,马上进入参与 t2.chengqianpaimai.com广告 神墨学堂app定制化家校互动平台 值得一看的神墨相关信息推荐 神墨学堂app定制化家校互动平台,帮助老师学生家长更好交流,陪伴成长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广告 石灰吟作者于谦的资料,100字左右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AKA 正在咨询一个数码问题 8条评论 热心网友7 他妈抄袭上面的人的简介啊?!! 查看全部8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硬笔书法-「京东」电脑办公,高?科技,享?大牌,购?特色! 硬笔书法-「京东」电脑办公,笔记本/CPU/鼠标/键盘/打印机,应有尽有,一站购齐! 广告2021-03-27 《石灰吟》作者:于谦简介 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极力劝谏,不听。邝野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上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成阝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王呈)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成阝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成阝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 6赞·5,586浏览 《石灰吟》于谦的资料 4赞·1播放 石灰吟作者于谦 石灰吟 【作者】于谦 【朝代】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识是(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以此来抒发作者清白做人的理念。 58浏览2016-12-21 对于于谦的《石灰吟》,你有什么感想?… 100字描述 看到于谦我想到了相声 石灰吟 反思 想活着就得圆滑处世 死了就会飞呀灭什么也没有 怎么去证明清白 清白必须自己在活着的情况下去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 难道这肮脏可笑的世界 仁义的仁有 的确是有 不过那只是少数 我们要用不死的精神去宣扬那活着的可怕 但去证明活着的意义 7赞·121浏览 石灰吟的作者简介和赏析,意思各50字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击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 .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明朝于谦的结局是什么?
提示:

明朝于谦的结局是什么?

明朝于谦最后被朝廷所斩决。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太上皇恢复了帝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和黄竑制造不轨言论,又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之子。石亨等拿定这个说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史载:天下冤之!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的罪应该灭族,于谦所推荐的各文武大臣都应该处死。刑部坚持原判这才停止了。千户白琦又请求写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国公布。 主要成就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 后明英宗归国,于谦认为上皇虽回来了,但国耻未洗雪,正值也先和脱脱不花两部人马结怨已深,请求趁机派大军,自己前往征讨他,以报复从前的仇恨,清除边患。景泰皇帝不准。又有杨俊(杨洪子)曾提议发兵征讨瓦剌,于谦不准。

明朝于谦简介,于谦的生平事迹有哪些?有何成就?
提示:

明朝于谦简介,于谦的生平事迹有哪些?有何成就?

于谦在当时是一个深受百姓爱戴的大臣,那么于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什么原因让他得到大家的喜爱呢?在他的一生中有哪些生平事迹是值得被后人称赞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些于谦这个人吧。 明朝于谦简介 于谦是明朝时候的重臣,而且他还是一个有名的诗人呢,更是民族英雄。于谦出生在1398年的钱塘,去世的时候是60岁。在他24岁的时候成了进士,然后跟当时的皇帝一起平叛朱高煦,因为在这件事情上立下了大功,所以他就升职做了江西的巡按,并且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 在1446年的时候,因为于谦本性正直,没有给王振送礼而受到了该一党人的陷害打入了狱中。后来因为百姓和其他官员都为于谦求情,最后他才官复原职的。在三年之后,明英宗成了俘虏,于谦亲自带兵监战,打败了瓦刺。对方却用明英宗作为人质,要求和解,于谦为了明朝的江山,以国家为重,没有答应瓦刺的要求。对方见明朝不答应请求,再留着明英宗也没有用,于是就放他回去了。虽然明英宗回国了,但是于谦仍不同意议和,继续训练精兵,以保卫边境地区的安全。 虽然说于谦为了明朝一直都是尽心尽力,但是因为他正直、清廉等受到了奸臣的迫害,最后在明英宗再次当上皇帝的时候被杀死了。 于谦的生平事迹 在于谦60年的生涯中有很多的事迹为后人说称道,这边就简单举几个例子来说。 于谦在二十出头的时候中的进士,5年之后,于谦跟着皇帝一起出征。后来明宣宗叫于谦说说朱高煦罪行的时候,于谦义正言辞,把朱高煦说的都不敢抬起头来,甚至还忍不住发抖说自己该死,看到这一场景,明宣宗很高兴,知道于谦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于是就给于谦升官做了江西巡按。在于谦做巡按的时候,他给很多受冤入狱的犯人平凡,也因为这样他的名声大振,百姓对他很是爱戴。 在明英宗亲征被俘后,于谦坚决反对其他大臣提出的南迁的建议,他说京城是国家的根本,一旦动了那么就会天下大乱。在他的坚持下,没有实现南迁。但因为国家的精兵都在出征也先中牺牲了,所以他就请王帮忙操练军队,以保证国家的安定。 从上面对明大臣于谦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清官,但是这样的好官总是会遭受到奸人的陷害,最后还是只得到一个被害入狱处死的结局。

古代诗人于谦简介?
提示:

古代诗人于谦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扩展资料: 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

明朝诗人:于谦简介
提示:

明朝诗人:于谦简介

于谦(1398.5.13-1457.2.16),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四年召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得归.天顺元年谦以“谋逆”罪被冤杀.弘治谥肃愍,万历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明代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

明代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

  1、明代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

  于谦少年立志,十二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十二岁时于谦即写下明志诗《石灰吟》。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为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叛,于谦随宣宗朱瞻基亲征。授御史,后官至兵部侍郎。

  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也先大举侵犯边疆,宦官王振建议英宗亲征。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京师震动。皇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将于谦擢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向南迁都避敌,于谦挺身而出,驳斥了各种投降主义的论调,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坚持保卫北京,继续抗敌。九月郕王即帝位,为明代宗。十月,也先挟持英宗破紫荆关威胁京师,于谦分遣诸将列阵九门迎敌,并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弟孛罗及平章卯那孩,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请求议和,同意归还英宗。八月,明朝接回英宗,安置南宫,称上皇。当时闽浙有叶宗留、邓茂七,广东有黄肃养分别叛乱,湖广、广西、贵州等地均有少数民族作乱,都被于谦平定。

  景泰八年,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景帝病重,发兵拥立英宗复辟。英宗复位后,石亨和曹吉祥等诬陷于谦制造不轨言论,要另立太子,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理案件,判定于谦犯谋逆罪,判处死刑。英宗以于谦对国家有功,不忍心杀他,徐有贞奏道: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遂以意欲谋逆罪处死,其子于冕充军,发戍山西龙门,其妻张氏发戍山海关。《明史》载于谦“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籍没时家无馀资。锦衣卫发现于谦的正屋大锁牢牢锁著,里面放著皇帝御赐的蟒衣、剑器,看了也忍不住落泪。成化年间,其子于冕获赦,上疏为父平反,明宪宗亲自审理,弘治二年(1489年),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葬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赐祠于其墓曰“旌功”。万历年间,明神宗改谥号“忠肃”。留有《于忠肃集》。后世尊于谦为民族英雄。

  2、明代于谦的诗有哪些:

  (1)《咏石灰》年代:明作者: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2)《岳忠武王祠》年代:明作者: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3)《荒村》年代:明作者:于谦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4)《除夜宿太原寒甚》年代:明作者:于谦

  寄语天涯客,

  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

  只在屋东头。

  (5)《咏煤炭》年代:明作者: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