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莎会馆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纱摄影 > 婚纱摄影 > 正文
姜桂题的介绍
姜桂题的介绍
提示:

姜桂题的介绍

姜桂题(1843—1922),北洋高级将领。陆军上将。字翰卿,又作汉清,清代安徽亳州(今亳州市谯城区)人。捻军出身,后叛离捻军,投靠僧格林沁。因为作战勇猛被毅军首领宋庆招致麾下,后在军中成为统帅。曾在辽河一带袭击过日本军队。1895年参加海城大战,2月参加争夺大平山之战,3月参加保卫田台庄战斗,血战二十余天大获全胜。1895年应袁世凯之邀加入北洋集团,任右翼翼长兼步兵第一营统带。1898年改为武卫左军(北洋五大军队之一)。1899年任武卫左右军统领,1900年调入北京统领禁卫军。1912年12月15日补授陆军上将。1914年6月30日特授昭武上将军。

姜桂题的人物生平
提示:

姜桂题的人物生平

姜桂题,安徽亳州东南药都姜屯(今亳州市谯城区十九里镇姜屯村)人。1843年4月16日(清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十七日)生于一个贫寒之家。姜桂题少年时体格魁梧,“乡里儿童望而生畏”,曾因家贫乞讨度日,因幼时顽皮,常做错事,得绰号“姜老锅”。亳州城东南姜屯人。清咸丰年间(1851~1861 年),其父姜永茂因“通捻”罪被清军所杀,母雷氏把他送往捻军,投奔他的舅父捻军小花旗旗主雷彦,任趟主。同治二年(1863年),任百夫长,后因率部夜袭捻圩取得了僧格林沁的信任。当捻军首领张乐行在雉河集战败。退往西阳集的时候,姜桂题又献计勾通捻叛李世英(又名勤邦,张乐行表弟),将张乐行诱捕,献给僧营,致使张乐行惨遭杀害。同治二年,姜桂题被提升为管带。同治四年,清毅军将领宋庆以姜桂题作战勇敢,招至麾下。自此入毅军,由偏裨而登统帅。随宋庆追击捻军张宗禹部,转战皖、豫、直、鲁各省;又西征秦、陇,追剿西捻军。因功授总兵衔,加“长勇巴图鲁”勇号。后又随毅军从左宗棠奔甘肃镇压西北回乱,攻肃州(今甘肃酒泉),身受重伤。是役得授总兵,换清字“巴图鲁”勇号。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时,姜桂题、卫汝成等六军驻守旅顺,由龚照屿统率,各军互不协调,各行其是。日军进攻旅顺时,多数守军不战而退。姜桂题守二龙山炮台,日军第十二旅团长长谷川好道少将,以两个中队由二龙山下蚁附而登。姜桂题指挥清军凭垒俯射,日军“士卒死伤颇多”,但仍“踏尸猛进”。当日军先头部队离炮垒只有300米时,突然踏响地雷,轰然巨响,炸死日兵多人,“硝烟爆腾,其状极惨”。日军继续拚力肉搏,清军用速射炮迎击,终以众寡不敌。二龙山炮台被攻陷。当夜姜桂题等率溃卒退往金州。清廷将其“革职留营,以观后效”。不久驻守辽河下游牛庄、高坎、营口一带,参加反攻海城,争夺大平山及保卫田庄台等战斗,直至战争结束。 光绪二十一年袁世凯受命编练新军。次年,姜桂题应袁之召入新建陆军,任右翼翼长。光绪二十四年新建陆军改为武卫右军,隶属于荣禄,为北洋五大军之一。光绪二十五年,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姜屯军山东泰安、青州(今益都)、潍县等地。 光绪二十六年春,山东义和团主力与直隶义和团汇合,迅速向北京、天津推进。六月,八国联军入侵,西太后授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准备乞和。李立即召姜桂题入京,拱卫京师。姜桂题秉承西太后旨意,联合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后又迎护慈禧、光绪回京,因“功”加太子少保衔,授紫禁城及西苑门骑马,赏穿黄马褂。光绪二十八年姜桂题任毅军统帅。光绪三十一年姜办理长江防务,驻江苏浦口编练江防军。光绪三十四年,继马玉昆任武卫左军总统官;八月调直隶提督。宣统二年(1910年)兼统武卫左军。 辛亥革命后,在南北议和期间,姜桂题与段祺瑞等北洋军将领40余人发出通电,要清廷“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迫使清帝退位。民国4年(1915年),袁世凯进行帝制活动,姜桂题领衔上表劝进。9月,他伙同段芝贵、倪嗣冲等人以安徽“公民”的名义呈具请愿书,称“今日之政体,非君主立宪,不足以定国是,安人心”,劝袁世凯早正帝位。 民国5年6月,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8月1日,国会在北京开会。张勋竭力排斥国民党议员,提出将“二次革命”中反袁党人概予罢免。姜随声附和。9月,姜桂题参与张勋、倪嗣冲等联名通电,要挟解散国会。21日,张勋、倪嗣冲召开第二次督军团徐州会议,正式组织所谓“十三省区联合会”,制定章程,以张勋为盟主,姜列名并出席了会议。该会的目的是巩固北洋团体,反对南方国民党势力。10月,姜和张勋、倪嗣冲等十三省区督军、省长致电黎元洪,请他“提议于国会,照旧定孔教为国教”,并“编入宪法,永不得再议”。 民国6年3月间,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矛盾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上爆发。5月22日,张勋召开第四次徐州会议,提出解散国会的要求。6月4日,姜又附和张勋,致电黎元洪要求解散国会,并宣称将赴京进行调停。12日,黎元洪在张勋胁迫下,下令解散国会。7月,孙中山南下护法,不久组织护法军政府,形成南北对峙局面。12月31日,姜与督军团曹锟、张怀芝、张作霖、倪嗣冲等16人发出通电,坚决反对恢复旧国会,并请大总统冯国璋敦促参议院,迅将政府提出的组织法与选举法立即施行,以作为新国会的张本。姜还积极支持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主张讨伐南方。他致电北京政府,催促曹锟迅赴前方,“以期早收统一之效,勿令坐失时机”。民国7年8月,大总统冯国璋因和国务总理段祺瑞的矛盾激化,通电辞职。9月,由段祺瑞操纵的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姜立即随声附和,请大总统徐世昌“早日就职”。民国9年,直皖战争即将爆发之际,姜桂题接近皖系,但又拥护徐世昌,声言将派兵入京,保护总统。他奉徐世昌之命,与张怀芝调停直皖之争,前往天津、保定,向曹锟、吴佩孚疏通。但曹、吴拒绝调解,姜、张多方奔走均无结果。他向徐世昌声明:“嗣后决不再作调人。” 民国9年7月29日,徐世昌派姜桂题兼管将军府事务。此职毫无实权。他意态消极,不近任何党派。民国10年,姜桂题以年老多病屡次呈请辞职。9月,徐世昌特派姜为陆军检阅使,令即来京供职。民国11年1月16日,姜桂题病故于北京。

旅顺大屠杀是谁策划的
提示:

旅顺大屠杀是谁策划的

  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的一次四天三夜的屠杀,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旅顺大屠杀的策划者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旅顺大屠杀的策划者
  1894年在中国的旅顺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大屠杀,日本军队在旅顺惨无人道的杀害了中国平民两万多人,整个城市和周围的村庄只剩下八百多人,这是日本军队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那么旅顺大屠杀是谁策划的呢?这个人是日本颇具争议的人物,名字叫乃木希典,这个人在日本被一些人称为“军神”,但是后来有些日本人不认同这个说法,认为他是一个完全不知道如何指挥军队的人。

  乃木希典出生在日本的东京,是长州藩士乃木希次的第三个儿子,他从小就接受武士道精神的 教育 ,同时也受到了中国的儒学忠君思想的影响。对于乃木希典的 军事 才能,现在人认为这个被称为军神的人指挥作战只能以古典或陈旧来形容。

  乃木希典还非常善于写汉诗,也是一个狂热分子,是一个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忠实推行者。他曾经参加过日俄战争,因为在战争中攻克旅顺口一举成名,因为他的军功,所以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派往中国指挥。

  由于当时的中国军队无心恋战,所以虽然在装备上要优于日军,但是在战争开始以后,中国军队很快就被击溃,乃木希典在攻占旅顺之后发现有士兵被砍头绑在树桩上,于是兽性大发,对旅顺平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残杀,所以说旅顺大屠杀就是乃木希典一手策划的,他是罪魁祸首。
  旅顺大屠杀的经过
   历史 往往是令人牢记的,对于我们中华儿女来说,那些血腥的历史更是让人过目不忘,我们受的耻辱、践踏必须牢记于心。旅顺大屠杀过程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心痛,中华儿女死伤无数,场面令人震惊,让我们痛恶日军侵华者,欺负中国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百姓。

  旅顺大屠杀过程是凶残的,该事件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1894年11月21日侵入辽东半岛的旅顺地区,在占领旅顺之后,日军在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他们的屠杀目标是逃难的平民百姓,日军用他们的刺刀来对付中国人,对摔倒在地的百姓更是凶恶,直接用尖刀狠狠的刺他们,杀死的百姓被随意摊放在大街上,脚下随处可见同胞们的尸体。尽管天黑了,但是日军并没有停止杀掠,尖叫声、呼唤声、枪声在深夜回荡,地上躺满了尸体,还有被卸下的肢体,一切都是那么恐怖惊慌,还有一些小一点的胡同,甚至被尸体堵住了,死者大多是旅顺城里人。

  日军没有一点人性,他们既然用刺刀闯过小孩的胸膛,还将小孩子高高的举起来,来“炫耀”自己的战果,在中国眼里他们可以说是恶魔。他们杀人不眨眼,就算人们苦苦哀求,他们也继续进行自己的罪恶,他们甚至把有的已经死去的人砍成几段,他们野蛮,随意厮杀中国百姓,对待老人小孩也没有一点点怜悯之处,甚至让国人见了最揪心的就是,还在母亲怀抱中吃奶的婴儿,也被无情的杀死了。

  经过后人的考察发现,在这次四天三夜的旅顺大屠杀过程中,仅有八百余人幸存,死难者估计在两万人左右,被埋尸的人中有三十六人生还,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旅顺大屠杀的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是发生在1894年的一场战争,旅顺本来是一个并不著名的城市,但是因为一次事件,这里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那就是日军在这里对中国贫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次大屠杀一共造成了两万人死亡。

  那么旅顺大屠杀的原因是什么,日本军队为什么要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屠杀呢?按照日本方面来讲,这要从一次小规模的战役开始,这场战役是发生在一个叫土城子的地方。

  实际上这是一次很小的战役,小到人们都不当回事,在这次战役中日本方面死了十一个人,这些人被清军砍掉了脑袋,而同时这些人还被挖掉了眼睛和割掉了舌头,日本人认为这是对尸体的侮辱,他们要进行报复,所以就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这就是日本方面认为旅顺大屠杀的原因,但是这个原因是禁不住推敲的。日本人的这个说法其实很好理解,这是在日本人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以后才找了这样一个借口,以便掩饰他们的罪恶。

  在中国作战的时候砍掉人头是有的,因为这是士兵在作战的时候领取奖赏的证据,但是在旅顺战役之前李鸿章下令不这么做。而清军这样做也有可能,但是侮辱尸体是不可能的,再说头都砍下来了还有什么可侮辱的,即便这些都是真的,那日本人就能杀两万贫民来泄愤吗,所以这个理由根本不成立。

猜你喜欢:

1. 抗日战争日本的罪行列表

2. 2017九一八事变86周年手抄报图片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内容素材

3. 纪念9.18演讲稿范文 纪念9.18主题演讲稿

4. 小学生纪念抗战胜利国旗下讲话稿

5. 铭记九一八爱国教育国旗下讲话

姜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提示:

姜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姜姓的历史名人有:姜子牙、姜小白、姜维、姜公辅、姜夔等。
1、姜子牙
姜子牙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2、姜小白
姜小白是齐桓公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3、姜维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4、姜公辅
字德文,爱州日南(今越南清化)人,唐朝宰相。建中四年十月,朱泚率叛军进攻奉天,姜护驾,献策有功,升为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因言忤德宗,罢为太子左庶子、右庶子,再贬泉州别驾。
5、姜夔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姓历史名人
提示:

姜姓历史名人

历史上姓姜的名人有:炎帝、姜子牙、姜维、姜小白、姜士桢、姜公辅、姜恪、姜夔、姜才、姜立纲、姜宸英、姜镜堂…… 这里介绍以下几人: 1.姜子牙简介姜子牙,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商末周初,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2.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之子。姜维出身天水姜氏。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崇拜儒家大师郑玄。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得到蜀相诸葛亮重用。 3.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出生在饶州鄱阳,即为现在的江西省鄱阳县!姜夔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晚年居杭州西湖,一生著作很多,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续书谱》、《绛帖平》等。